集团官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五周年系列报道 |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做客重庆文投集团艺创空间 首次分享新书《旷野的诗意》

发布时间: 2021-03-20 16:02:26
来源:
字号: [小] [大] 【分享正文】

在4月1日重庆文投集团成立五周年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总结集团在“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的成果,为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而鼓足干劲,现推出成立五周年系列宣传报道。上一期介绍了集团将于近期整体搬迁入驻重庆创意公园,今日发布第四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做客重庆文投集团艺创空间首次分享新书<旷野的诗意>》。

3月17日下午,重庆文投集团在新办公楼暨市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二楼,举办了WM艺创空间首场文化艺术活动“观于自然阅美无界——李元胜新书《旷野的诗意》文化艺术分享会”。分享会以集团员工朗诵李元胜现象级诗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开场,随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重庆市作协副主席李元胜先生首次向公众分享自己新书《旷野的诗意》的写作经历,并与集团副总裁程锋对谈文化与艺术,幽默风趣,金句频出,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程锋副总裁表示,此次文化艺术分享会将为集团艺创空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这是集团为市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配套做出的一次全新尝试,希望通过与文化、金融方向的名家、大家合作的一系列活动与分享,创造出更具创新价值的、具备思想产品和脑力激荡的共享空间。

上篇:李元胜分享精华

在诗歌创作的第40年,我出了本野外随笔

1981年我在重庆大学读大二时开始写诗,所以今年是我诗歌创作40年。但今年没出诗集,却出了一本写得特别野的野外随笔《旷野的诗意》。2000年我开始自然考察,在野外走得比较多。这是我是在文学创作的爱好之外的又一个爱好,这两个爱好在此后的十年都是平行线。但从《青龙湖的黄昏》,从那首诗开始,野外的题材和野外的启发,成了我诗歌写作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我才认为这两条平行线是有关系的,这两条平行线通过我这个个体,形成一个新的线索,给了我一个和中国诗坛别的诗人完全不一样的气质。有时候你写的不是自然,但是它的结构、它的写作动机是来自自然,所以我现在已经很难把它们分开。

比如,在玛曲县黄河第一湾我就被转弯的线条深深打动了,我觉得这应该是一首诗的一个结构,所以我就产生了一个冲动,我说我要写两首诗,是我前所未有的尝试,我会根据它的漏斗写一首诗,根据它转的弯写一首诗。那天晚上在玛曲的招待所里,我高反严重,但两首诗是几乎同时来到我的大脑里,两首诗同时写完,一首《黄河边》,一首就是《玛曲》。

野外行走对我的改变是空前的大,改变了我的写作习惯和生活习性。我有一个写作怪僻,很多诗都是靠在自己书房的书架上写出来的,一想到背后有一个人类的文化阶梯,有这么多大师在你身后,就觉得自己特别能写。但是在青龙湖刚挂好灯准备拍昆虫时突然起雾了,我坐在露台上喝茶突然就写出了《青龙湖的黄昏》。这首诗改变了我的写作惯性,让我在野外可以完整地写诗。此外,我原本是一个怕黑夜的、怕蛇的人,但后来我最喜欢的事情是深夜在无人区,在热带雨林深处去寻找蛇,去拍摄记录它们,而且觉得无限美好。


下篇:文化艺术对谈

只要你愿意,万物都是你奔涌的河床

程  锋:李元胜好像是当代的徐霞客,写诗写游记,同时也进行科考和旅行。刚刚看到黄河诗里面有一句“只要你愿意,万物都是你奔涌的河床”,触动很大。文投集团推动文化产业、艺术产业发展,万物也是我们事业的河床。当前,集团负责运营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庆艺术大市场”,不知道你对艺术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李元胜: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曾经非常辉煌的时代,消费成为爆点,但现在看来那一轮是超前的,中国的当代艺术还没有进入到世界级的收藏阶段。我在国外很少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东西,诗人的东西更少,艺术话语权还是以西方为主。但是我坚信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它匹配的同时代的文化产品、艺术品也会体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
程  锋:集团非常重视重庆艺术市场生态的建设。这三年来我们初步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易体系:前端有重庆艺术大市场·四川美院艺术服务中心、重庆艺术产业研究院、重庆艺术版权孵化中心等资源整合平台,中端有重庆艺术大市场网络交易平台,后端有金山意库线下中心、北仓艺术空间等。

李元胜:重庆文投集团有远见、高站位来规划重庆艺术大市场,我觉得很骄傲,重庆走在全国同行的前面。现在国家提出“双循环”,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消费。不管是艺术大市场入驻的金山意库、北仓,还是今天我们所在的市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艺创空间,搭建起一个很好的艺术生态,是让我很振奋的。我觉得重庆需要有这么一个有责任的地方,为有上升通道、有上升可能性的文创人士提供孵化成长的机会,给重庆文化艺术产业规划出“奔涌的河床”。

程  锋:李元胜好像是当代的徐霞客,写诗写游记,同时也进行科考和旅行。刚刚看到黄河诗里面有一句“只要你愿意,万物都是你奔涌的河床”,触动很大。文投集团推动文化产业、艺术产业发展,万物也是我们事业的河床。当前,集团负责运营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庆艺术大市场”,不知道你对艺术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李元胜:中国当代艺术有一个曾经非常辉煌的时代,消费成为爆点,但现在看来那一轮是超前的,中国的当代艺术还没有进入到世界级的收藏阶段。我在国外很少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东西,诗人的东西更少,艺术话语权还是以西方为主。但是我坚信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它匹配的同时代的文化产品、艺术品也会体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

程  锋:集团非常重视重庆艺术市场生态的建设。这三年来我们初步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易体系:前端有重庆艺术大市场·四川美院艺术服务中心、重庆艺术产业研究院、重庆艺术版权孵化中心等资源整合平台,中端有重庆艺术大市场网络交易平台,后端有金山意库线下中心、北仓艺术空间等。

李元胜:重庆文投集团有远见、高站位来规划重庆艺术大市场,我觉得很骄傲,重庆走在全国同行的前面。现在国家提出“双循环”,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消费。不管是艺术大市场入驻的金山意库、北仓,还是今天我们所在的市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艺创空间,搭建起一个很好的艺术生态,是让我很振奋的。我觉得重庆需要有这么一个有责任的地方,为有上升通道、有上升可能性的文创人士提供孵化成长的机会,给重庆文化艺术产业规划出“奔涌的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