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投2022年第9期“党课微享”:深耕文化金融沃土 助推文化产业繁荣
现发布2022年第九期“党课微享”——《深耕文化金融沃土 助推文化产业繁荣》。
深耕文化金融沃土
助推文化产业繁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集团《“十四五”发展改革规划》,都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担保公司也进一步提升认识、提高站位,主动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丰富文化金融产品、助推重庆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重庆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提出文化产业迈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4.5%。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担保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牢发展的主责主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公司的经营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一、优化业务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担保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充分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对传统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探索发展文化类项目,提升文化项目占比,用实际行动为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在每周召开的经营工作周例会上,做好文化金融业务开拓和战略发展的谋划和思考,集思广益、充分讨论、细化措施,及时配齐文化类项目所需的资源,为文化类业务拓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文化企业的在保余额达8亿余元,文化产业相关户数占比超30%。
二、拓展业务渠道
锚定目标后,担保公司为了确保推进有力、落地有效,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集中火力,靶向发力。从年初开始,公司党员同志便充分发挥先锋示范效应,赴各区县政府平台企业、产业园区座谈调研、推介业务。公司经营班子全员带头冲锋,想方设法为公司拓展业务渠道。酷暑之下,跑区县、跑业务;疫情间隙,跑现场、跑面签;凌晨出发,赶飞机、乘高铁。一次次的加速推进,一点点的成果累积,让担保公司在原有的产业链基础上,成功拓展了“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农业”“文化+影视”“文化+环保”等产业链融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业务渠道的顺利拓展。特别是“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已在南川、酉阳、彭水、万盛等区县的政府平台项目中实现落地。
三、优化资金渠道
有了业务渠道,资金渠道也需要通畅、有效。除了集团的大力支持,担保公司也按计划做好了监管评级等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加强与各银行、小贷公司、平台公司的沟通交流,维护和新增年度授信,为业务发展攻坚战的打响备足了“弹药”。目前公司已与中国银行、重庆银行、三峡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20余家银行开展了业务合作,构建了较为稳定的资金渠道。担保公司在与银行、政府平台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双方党建联动,开展了经验交流座谈、支部联合共建、共同开展主题党日等丰富的党建联建活动,共同探索如何以党建为引领,一起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开展业务合作。
四、丰富产品类型
有了业务渠道和资金渠道,便是思考如何将二者有效链接,此时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必不可少。通过10余年来的探索实践,以及对重庆文化金融产业的深耕,担保公司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多年来创新发展,参与运作了“影院贷”“影视贷”“无形资产质押”“商票业务”“供应链金融”等10余种文化类专项创新业务,不断扩大优质文化金融产品供给,丰富了文化金融产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