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微
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大剧院 > 新闻资讯 > 正文

第二届重庆大剧院“青苗工程”少儿戏剧艺术节24日启幕 原创儿童音乐剧《山海经》即将上演

发布时间: 2023-08-23 16:38:53
来源:
字号: [小] [大] 【分享正文】

第二届重庆大剧院“青苗工程”少儿戏剧艺术节将于8月24日启幕,原创儿童音乐剧《山海经》将登上重庆大剧院的舞台。

本届少儿戏剧艺术节由重庆日报、重庆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重庆保利文投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大剧院音乐剧教育中心承办。

儿童音乐剧对儿童有何帮助?为什么选择《山海经》这样的题材?它又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8月22日,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重庆市保利文投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文。

音乐剧是儿童表达自我的舞台

早些年,贺文看过经济发达国家的孩子们表演《雾都孤儿》《玛蒂尔尼》等音乐剧,他发现,音乐剧通过音乐、表演、舞美等元素的融合,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让他们从小就接触高雅艺术,陶冶情操,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于是贺文策划了一些少儿音乐剧演出,等到2022年来到重庆之后,他就开始策划“青苗工程”少儿戏剧艺术节。该艺术节的主体项目就是儿童音乐剧,去年举行了第一届。

为什么选择音乐剧?贺文表示:“儿童音乐剧是一种体验性质的艺术表演形式,门槛相对较低,少儿演员只要有基础的台词、演唱功底,再加上一些相对简单的肢体语言,就可以在舞台上展现自我。”

相对简单不是选择音乐剧的重要原因,真正给儿童艺术教育带来益处,才是儿童音乐剧的关键。

儿童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才华的重要时期。通过音乐剧这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培养情感、想象力和合作精神的平台,让儿童逐渐在自我表达中寻找到一种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

与此同时,音乐剧也可以成为儿童与家庭、学校之间的纽带,为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提供一个互动、共享的文化空间。

▲贺文。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选择《山海经》?

“去年我们演出的剧目是《仙杜丽娜的完美舞会》,今年是《山海经》,每年原创一部剧,而且要做到精致。”贺文说道。

至于为什么选择《山海经》,贺文坦言:“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理想的考量。”

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源于国外的音乐剧绝大部分剧目都是用英文表达,比如去年的《仙杜丽娜的完美舞会》,对于14岁以下的孩子而言有较大难度,受众面也较窄。所以贺文放弃了国外题材,转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儿童音乐剧的可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丰富,精彩故事频现、英雄人物辈出。《山海经》更是包含了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动物、植物、医学等诸多内容,是传统文化的宝藏书目,因此他选择了《山海经》作为今年儿童音乐剧的蓝本。

贺文称,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通过选择中国经典题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儿童音乐剧领域,将为儿童带来更加独特的文化体验。同时,通过这种方式,“用世界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儿童音乐剧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儿童音乐剧对于一座城市的影响

“成都之前做过少儿合唱团,做得很不错,重庆也可以做出一些尝试,儿童音乐剧就是不错的选择。”贺文说道。

对于“青苗工程”少儿戏剧艺术节,贺文计划在5年内,实现20所以上的小学、初中学生都能在重庆大剧院的暑期档中集中演出自己排练的音乐剧。这将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和儿童艺术教育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动力。

他说:“去年重庆有3个学校表演儿童音乐剧,今年有5个。每个学校都演一部戏,可以想象如果全重庆的一半中小学都去演这个戏,那么它就能够辐射到3万到4万个家庭。当儿童音乐剧在重庆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时,重庆作为一座城市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自然也会扩大。”

具体来说,儿童音乐剧的演出场所往往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剧院、演艺中心等,通过这些剧目的演出,不仅能吸引市民前来观赏,还能够吸引外地游客,打造出重庆的建筑文化品牌,为重庆的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培养出一批艺术专业人才,包括编剧、演员、导演等。

▲儿童音乐剧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儿童音乐剧更像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将不同地区的文化演绎出来,传递出来,从一个个稚嫩的孩子开始,走出城市,走出国门。重庆人杰地灵,艺术氛围浓厚,在儿童音乐剧方面必将大有作为。”贺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