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弘扬红岩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重庆文投集团工会组织观看红色音乐剧《江姐》

发布时间: 2023-09-14 22:05:00
来源:
字号: [小] [大] 【分享正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市委打造具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能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部署要求,切实教育引导集团广大党员干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推动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重庆文投集团工会于9月14日举办第六届 “夏耀文投”观演活动,组织集团及子公司干部职工200余人观看了红色原创音乐剧《江姐》重庆首演场。干部职工们共同欣赏经典红色剧目,在重庆大剧院历经百年风华,从故事里颂英雄赞歌,于光影中忆峥嵘岁月,赓续共产党人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音乐剧《江姐》由重庆文投集团联合北京电影学院、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组织部、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宣传部、重庆市北碚区文旅委、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出品。该剧聚焦江姐入狱后的512天——这段极具戏剧冲突的岁月,既是她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也是孕育着希望曙光的前夜。音乐剧通过对饱受煎熬的无辜百姓、惨遭迫害的共产党员、陷入两难的监狱长等人物的生动刻画,描绘出一幅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群像。

从1964年首演至今,歌剧《江姐》经过历代艺术家接力传承,传唱至今,又以京剧、舞剧等不同艺术表演方式出现在文艺舞台,形成了独特的“红岩现象”,绵延半个多世纪依旧成为当代年轻人精神力量的源泉。音乐剧《江姐》的诞生,不仅是所有主创团队期待利用青年一辈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唱响红岩精神的尝试,更是青年人希望用音乐剧的形式来与革命先烈对话与致敬的应运而生。具有15年超过百场歌剧《江姐》演出经验的“第五代江姐传承人”、女高音歌唱家王莉首次在音乐剧舞台上演绎“江姐”这一角色。王莉以深厚的声乐功底为观众带来了一种铿锵有力、柔中带刚的质感,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坦荡心灵和壮丽情怀。

动人的旋律是打动人心的钥匙,而“好听、走心、动人”可谓这部音乐剧的最大特点。在音乐剧《江姐》中,汩汩而出的情感运化出多段旋律动人的唱段。如江姐为狱友讲述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时唱出的《红梅花》,惨烈如人间地狱的生存环境与角色美好的内心向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仅凸显了人性的美好,更彰显出英雄们对革命终将胜利的坚定信念。作曲家们还在剧中多个唱段融入了摇滚、古典、民歌等多种音乐元素,以大胆的创作手段丰富了音乐风格。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的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集团工会主席杨龙表示,音乐剧《江姐》生动刻画出一幅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群像,让对江姐的英雄事迹已经耳熟能详的观众们耳目一新,随之获得长久的震撼与感动,“希望集团干部职工看过这部作品后,让红岩精神成为心里不灭的火种,赓续红色血脉。”集团党委办主任吴畏说,音乐剧《江姐》通过对江姐这样一位母亲、高级知识分子、革命者等多重身份的创新演绎,塑造出既符合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的共产党人形象,又创新性地增加了当代年轻人的代入感,力求深挖、探索经典中“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内容和精神,为《江姐》这一经典题材注入新时代的文化风尚和精神能量。重庆大剧院公司吕雪说,在音乐剧《江姐》中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了乐池里的现场乐队,这在国内音乐剧的演出中相对少见,这种方式大大增强了音乐的现场感,让演员唱起来更具激情,观众听起来也更加地过瘾。嘉禾公司张英汉作为一名90后,非常喜欢这部音乐剧的表演:“精心设计的舞台、让人感动到流泪的音乐、创新表达的舞美、环环相扣的剧情,让我们真正走进了这段历史、了解了这段历史、铭记了这段历史。红岩精神就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在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过程中的精神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