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投集团2023年第三阶段“党课微享”:改革求变(五)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重庆文投集团今年开展“创‘红岩先锋’,我们在行动”的“党课微享”主题活动。各党支部和各全资、控股子公司全体党员成立19个课题小组,围绕“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分四个阶段开展“党建+重点项目”微调研并做主题发言,以此促进集团全体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推动工作,奋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现发布2023年第三阶段第五期“党课微享”,围绕“改革求变”主题,结合本支部、本单位重点工作任务、实战案例作调研成果主题发言。鼓励当期小组以外的党员在认真学习思考的基础上,谈学习心得、思考建议。
直属支部:
改革求变
推动演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2年12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改革求变,以数字化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市域治理体系重塑,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大力度改革促进更高水平开放。”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重庆大剧院在改革求变上进行积极探索。面临传统演出业态转型成本较高、版权保护机制不健全、行业数字化人才缺乏、适用场景不多等外部环境问题,党员干部积极带动,重庆大剧院管理团队激发出改革求变、突破创新的内生动力,在探索推进演出与科技深度融合,利用超高清等高科技手段,积极打造数字文化传播平台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一是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与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签署战略合作,围绕“江畔音乐会”这一创新性文化传播方式,开启“导赏+演奏+互动+互联网直播”模式,将都市旅游、文艺演出和城市形象宣传融为一体,让更多网友通过屏幕感受重庆文化魅力;二是探索建立VR剧场。该项目由加拿大技术团队打造,目前已进入测试修改阶段,后期剧院小剧场将实现“VR剧目”,兼具研学功能,带领观众感受科技文化的独特魅力。
未来,重庆大剧院将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剧院管理运营中,推动重庆大剧院高质量转型升级。
课题组成员:杨龙、胡翔宇、付予
胡翔宇:改革求变是新时代引领发展、适应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家宏观层面到企业微观层面,都需要通过改革求变来注入生机和活力。国企的改革也在不断推向深入。集团也需要借助改革的浪潮,在突破创新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付 予:集团打造“演艺+”聚合服务平台,要积极探索数字化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更多样、更便捷、更时尚的观演体验,推动重庆大剧院数字化发展。
担保支部:
创新发展
精准求变
担保行业的运营长期面临年末代偿余额增加、收益较低的问题。担保公司作为行业中的一员,一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为进一步聚焦普惠金融主业,有效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分险功能作用,积极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文化”等领域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服务“专精特新”及战略新兴产业,切实增强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改革求变,提出几点建议措施。
一是结合区域特色,加强产品创新。敢于尝试创新业务,可按“一企一策”方式制定融资方案为企业纾困补流,做到精准施策、精确发力。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自身优势,落实好减费让利政策,加大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发展,通过盘活存量获取更多项目机会,助力中小微企业焕发新动能。三是根据考核和激励机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头上,在制度的指挥棒效应下积极拓展、拓宽业务。四是着重培养项目经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定期参加国内与担保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定时检验项目经理对公司内部制度、流程的熟悉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更好推进担保公司高质量发展。
挑战与机遇并存。近几年,担保公司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的同时,迎来了新的业务发展机遇,不断创新改革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继续添砖加瓦。
课题组成员:李玲、张汀、张安静、李文俊、郑玄、唐尧
张 汀:我们要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强化稳进增效,主动改革求变。我将结合实际工作,在我分管的法务部工作中持续用力,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抗风险能力,扎实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安静:金融普惠是担保行业改革求变的重要目标,通过金融科技、创新产品、绩效考核等多手段将金融服务辐射到更广泛的服务群体,实现小微企业以及普通民众对金融服务的平等获得。
李文俊:改革求变是时代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作为一名驾驶员,要能够从浮躁的思想中走出来,用脚踏实地的自尊和自强的人格力量去充实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踏踏实实的就好,用坚韧的双手紧握住一车的“安全”就好,为单位人员的出行提供安全方便就好!
郑 玄:在文化事业奋斗过程中,改革求变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优化运营模式,不断思索不断求变,才能在资产运营的岗位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最终目标,为文化产业事业发展作出最大贡献。
唐 尧:文化产业融资担保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改革求变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金融改革,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创新意识,强化档案精细化管理;加快补齐电子档案保管短板;加快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步伐;规范和优化档案工作;提升档案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乘着新时代浩荡春风,阔步迈上文化事业新征程。
担保支部:
凝心聚力促清收
改革求变谋发展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国范围内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项目逐步爆发,随着代偿项目的增多,传统的诉讼清收方式已不能全面快速的完成资产回收,若不改革创新,则在清收过程中将不利于风险项目的“去化率”,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降低代偿率,担保公司将清收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清收方案。
一是确定全员清收方针,各部门协同合作,相互配合,各展所长。二是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积极兑现清收奖励,调动全员清收热情。三是重视员工执业技能、执业素养的提升,邀请国内金融、法律、财会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培训,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清收工作顺利开展。四是设身处地帮企解困,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对存在的潜在内外部风险及时作出判断,督促企业调整发展思路,及时化解风险,降低财务成本,增强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功能。五是敢于创新追偿方式,在依法追偿的基础上创新追偿措施,积极了解企业资产及关联资产现状,当在保企业的风险显现时,及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采取反担保措施,按“一企一策”方式制定化解风险方案,明确清收措施和路径,做到精准施策、精确发力。六是制定风险项目清收台账,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全域把控,重点项目每周一报,整体项目每月一报,做到周周有变化、月月有进展。
在上述一系列清收方案的不断革新情况下,担保公司自集团下达清收任务开始,每年均超额完成任务,在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课题组成员:冉孟佼、苏曼俐、林又宸、白恒渝、蔡佩宏
苏曼俐:目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各方利益矛盾激化,经济环境持续低迷,担保行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为改变“市场环境不好、风险压力大”的被动局面,文化担保公司在经营中改革求变,确定全员清收的方针,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员工执业技能,联动企业化解风险,持续创新追偿方式,制定风险项目清收台账,围绕“改革求变”工作导向,全面做好风险项目的清收工作。
林又宸:改革求变,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敢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学习新知识,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事物。把改革求变精神结合到工作实际中去,例如在办公室工作中,通过完善优化相关制度,从而进一步优化工作。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白恒渝:法务清收工作在改革创新的引领下,取得良好效果,改革求变对我们技术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知识,并与其他部门深度沟通融合,以应对复杂的技术问题。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改进,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方法,为公司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蔡佩宏:清收之路任重而道远,不良不降,清收不止。担保公司主动改革求变,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发挥钉钉子精神,一企一策,逐笔分析,在全方位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一名党员应在求变、求新、求进中发展,更应把钉钉子精神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和本领方法,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砥砺前行,推动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力求将工作干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