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到重庆文投集团讲授“传承历史文脉 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
10月16日下午,重庆文投集团2023年第三期培训在集团5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期培训邀请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周勇作专题授课,主题为“传承历史文脉 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本部全体干部职工及各全资、控股子公司部分干部职工参培,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潘铸主持培训。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周勇认为,要深刻领会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多重要元素,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要深刻领会关于“两个结合”重大意义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结合 ”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 ”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要深刻领会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
周勇谈到,我们应推进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论武装,加强体系化学习、系统性阐释、创造性落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二是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
三是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历史文化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是要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更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五是要繁荣振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作一批重大文艺精品,建设一批重大文化地标,构建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旅融合先行区,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提升文化产业创新力竞争力。
六是要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传播,构建国际传播能力平台体系,做亮城市传播品牌项目,实施文化传播数字化战略,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周勇认为,“重庆文化体系”是重庆最大的城市文化IP。在重庆3000多年的发展史上,出现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现象,其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巴渝文化、革命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六种形态。这是居于重庆历史文化体系顶层,最具代表性和符号意义的文化元素,由此构成了独具特色的“2+4结构”的重庆历史文化体系。周勇谈到,要把握好重庆文化的两个基础——巴渝文化、革命文化,要认识到“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贯穿重庆文化始终的主流文化,同时把握好重庆文化的四个阶段性特色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周勇现场分享了纪录片《大后方》《城门几丈高》、电影《苦干》《火凤重天》、民乐音乐会《弦上巴渝》、巫山红叶节、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九龙坡周贡植故居等以“重庆文化体系”为本底的重庆城市文化IP项目案例。周勇说,重庆文投集团应切实履行好市级国有文化资本投资运营主体职能,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战略性投资引导,他对重庆文投集团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新形势下的投资方向提出了建议意见。
这堂特殊的“文化”课引发了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的热烈讨论。集团党委办主任吴畏说,在重庆这片土地上,不论是革命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还是三峡文化、移民文化,都留下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并且不断发扬和丰富着重庆“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这也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资源。这堂课有理论、有实践,有政策解读、有横向分析,有思路探索、有务实的案例,也有对集团投资方向的建议意见,干货满满、启发性强。重庆大剧院管理公司总经理王倩表示,重庆大剧院作为城市文化地标,开创性打造了以大剧场、中剧场、数字剧场、旅游剧场、临江户外剧场等五大剧场为核心的文化演艺综合体,其中旅游剧场《功夫火锅》就是对标江苏大剧院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通过对传统文化大IP的艺术再创造,成为中国剧目推向年轻受众的探索样本。下一步重庆大剧院还会推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重庆特质的剧目。重庆版权代理公司周俊宏说,数字重庆建设是建设重庆城市文化IP最大的利好,作为集团负责版权开发应用的子公司,我们在建设版权大市场上要更好地提炼重庆文化新标识,打造好市民喜闻乐见的IP创意,为重庆文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