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重庆造”歌剧致敬绿水青山 民族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在重庆大剧院上演
舞台上,历经长时间内心苦苦挣扎后,一位年轻女子终于决定把对自己恩情重重的养母送进监狱,这令现场不少观众潸然泪下,因为她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守护心中的正义和我们身边的绿水青山……这是10月21日晚,在重庆大剧院上演的民族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中的感人桥段。
“长江清水向东流,秀美山城郁葱葱。”当晚,这部由重庆市歌剧院带来的原创歌剧,用新颖感人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唱段、浓浓“重庆味”的舞台呈现,带领观众历经了一场沉浸式生态文明之旅。
作为全国首部以长江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现实题材民族歌剧,该剧在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市文化旅游委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和市歌剧院共同推出,集结了国内多名顶尖艺术家,历经两年多反复打磨,斩获文旅部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中宣部、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等荣誉。
熟悉歌剧的观众都知道,尽管歌剧集多种艺术特色于一身,但却鲜少表现这样颇具现代气息的内容。“尽管这部剧在戏剧结构上不似传统题材般天马行空,但却更加真实、更能够引领人心。”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刘光宇表示。
剧中,身为河长的父亲在招商引资、指导企业的绿色发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浓浓的担当和责任,也引导着一开始被网络世界迷惑的女主角逐渐意识到环保的意义,在女主角发现养母的环保犯罪行为后,河长对她们的劝导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刘光宇告诉记者,本次演出前,在生态、水利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主创团队结合各地的实际案例,在人物塑造上进一步突出了河长的主人翁作用——治理环境,也治理人心,以实际行动让每个人明白守护自然的意义,“河长制施行后,现实中不断涌现出这样伟大的干部,很荣幸能够对他们进行艺术呈现。”
“相关部门的肯定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了文艺工作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刘光宇说,“近年来,美丽重庆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将长江一汪清水送入大海。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歌剧,引导更多人关注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整场演出中,恢宏的交响乐在一江清水奔流的背景下更为动人。舞台上,演员们置身于光影打造的嘉陵江畔,在8D魔幻山城的林立高楼间高声歌唱着重庆歌剧特有的音调,洪崖洞、千厮门大桥等特色景观被观众尽收眼底……“希望以此展现出重庆文艺工作者的创新实力和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刘光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