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推动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近日,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北京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3文化金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文化金融高质量需要一些新的突破。报告建议,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寻求文化金融基础设施新突破。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金融蓝皮书主编金巍对报告进行发布。报告指出,2022年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企业经营环境改善,推动文化贸易、文化数字化、文化与乡村振兴。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包括出台的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助力下,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回升。
报告称,2022年我国文化金融市场资本供给依靠银行业稳住了基本面,但其他渠道领域较为低落;资本对数字文化领域的投资热情有所回落,但仍是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的最大生机。
报告认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文化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文化金融高质量需要一些新的突破,据此提出四方面建议:一是利用高质量发展良好机遇,寻求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新突破;二是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寻求文化金融基础设施新突破;三是利用北交所扩容机遇,寻求文化产业资本市场新突破;四是利用区域金融改革机遇,寻求融合发展新突破。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文化金融蓝皮书主编杨涛表示,推动文化金融发展需要梳理其背后核心元素和动力,包括数据、新技术、文旅、数字产业、金融。一是数据,它是当前文化金融切入金融元素的重要着眼点。如果能够推动原有数据要素进一步提升为数据资产,文化金融领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二是新技术,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技术、安全技术等新技术将赋能解决文化金融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三是文旅,如何提升文旅核心竞争力、促进其产业化是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四是产业,文旅之外的产业通过增加文旅的附加价值可以开拓出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他解释道,这就是“产业文旅化”。五是金融,作为“最重要的底座”,金融能够将这些动力串联畅通,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杨涛指出,文化金融的发展需要着眼于构建多元化的产品体系、风控体系以及文化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