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投新征程|献礼重庆直辖27周年 重庆文投集团主办“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重要讲话精神,展现重庆文投集团在履行主责主业、推动重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举措,6月15日晚,重庆文投集团在重庆大剧院户外广场举办了“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献礼重庆直辖27周年。
江畔音乐会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任指导单位,重庆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主办单位,重庆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保利文投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联合承办。
当天晚上,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姜天波,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冉华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然希,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邓美涛,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周勇,市政府参事、市教委原主任黄政,万州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艺义,渝中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邹晓宇,江北区政府副区长兰廷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向泽映,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重庆出版集团纪委书记王平,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副总经理程锋,重庆旅游集团副总经理杨静,华龙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春燕等出席活动,重庆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冉斌陪同出席。
著名指挥何建国携重庆民族乐团带来一台全新编排的音乐会曲目,并特邀著名民乐艺术家方锦龙现场演奏。夜幕落下,伴随着悠扬的旋律,演出拉开帷幕。此次音乐会,既有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歌剧魅影组曲》,又有在国内传唱度极高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灯火里的中国》《长江之歌》,现场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一首首重新创排的经典流行乐曲响起,《起风了》的深情厚谊,《兰亭序》的诗意飘逸,《晚风心里吹》的温馨舒畅,《海阔天空》的自由不羁……许多观众忍不住内心澎湃,轻声哼唱,动人的音乐回荡在山水之间。
国乐艺术家方锦龙精心挑选了《忆江南》《渔光曲》《诗经·玄鸟》3首经典曲目,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情感表达,将观众引领至《诗经》所描绘的古典意境。
《诗经·玄鸟》选自《商颂·玄鸟》,商“受天命”治国的颂歌,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感情纯真,气势雄壮。“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传说玄鸟所经之处无不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方锦龙说,“这首曲子是送给我们美丽的重庆,希望重庆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在现场,大家看到了民乐的更多创新与探索,让更多的观众在天地山水间能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平湖高峡好风光,解放碑钟声回响,重整行装,再出发,无限风华在前方……”音乐会在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赵丹妮和男高音歌唱家肖飞带来的《重庆风华》中达到最高潮。这首歌选自重庆民族乐团原创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弦上巴渝》,满满重庆味的词曲点燃现场观众对重庆的热爱之情。
“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晚,江畔音乐会登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国晚8点直播;重庆广电第1眼新闻与重庆大剧院等视频号并机直播,线上观演超350万人次。
光明日报客户端刊发《“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点燃山城夏夜》,文章得到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网站七一网转载发布;新华网重庆频道刊发《天地为幕,山水为台 “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奏响夏日浪漫》。中央媒体的关注增强了江畔音乐会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将持续推动重庆与长江沿线城际合作和城际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交流,带领“江畔音乐会”演艺品牌沿长江经济带走出去。
市级媒体对江畔音乐会进行全面报道。重庆日报于6月17日头版配图报道《江畔音乐会奏响重庆浪漫》,6月18日重庆直辖27周年当天,重庆广电文体娱乐频道《娱乐现场》栏目播出江畔音乐会专题报道《“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奏响山城》。华龙网《华龙会客厅》独家专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冉斌,基于“重庆风华”江畔音乐会的举办,谈重庆文投集团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重要讲话精神,在履行主责主业、推动重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举措。
在文艺评论界,江畔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引起较好反响,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勇为江畔音乐会撰写文艺评论《江畔有天籁 重庆有风华——写在江畔音乐会500天之际》刊发在重庆日报。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组织江畔音乐会的专场采风活动,陆续在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重庆法制报等推出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许大立、著名诗人吴向阳、著名作家蒋春光等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十余篇。
下一步,江畔音乐会将成为重庆文投、重庆文旅一道靓丽风景线:一是内容赋能。持续推动本土院团与国际国内顶流艺术家合作,持续推动长江沿线城际合作和城际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交流。二是模式创新。推动以江畔音乐会为核心,协同艺术圈、非遗圈、旅游圈、商贸圈、美食圈等构建起“1+N”模式,对重庆区县进行创新性整体文化输出。三是加大“走出去”步伐。在开拓区县演艺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长江沿线演艺市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演艺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