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庆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冉斌:保持定力 激发活力 增强动力 在守正创新中推进重庆文化强市建设

发布时间: 2024-07-22 09:30:31
来源: 重庆文投集团
字号: [小] [大] 【分享正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公报全文11次提及文化,特别是强调文化领域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重庆文投集团将进一步聚焦改革的路径与方法,为推动文化产业生产关系和新质生产力、供给侧改革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提供新方向,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树立新坐标创造新契机。将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成为我们推动文化创新创造的丰富资源;要根植本土,从重庆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挖掘文化创新创造的智慧和经验,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化精品;要探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形式,不断创新数字技术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方式方法、路径途径等。

二是深耕重庆“六大主体文化”。在推进“六个区”建设过程中,要同步做好“六大文化形态”的深度挖掘和表达;要开发与直辖市超大城市匹配的文化内涵,让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与文化强市建设协同并进;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切实把重庆“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

三是发挥好文化产业投融资功能。履行市级国有文化资本投资运营主体职能,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战略性投资引导。着重做好重庆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开展与国内外头部文化企业的合作、塑造重庆文化IP、提升数字文化短板、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等五方面工作,通过支持重庆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培育一个个文化“苗圃”,不断壮大成为若干文化“小树林”,最终汇集成为整个重庆的“文化森林”。

四是做好“5+5”文化表达的体系建设。做好个人文化表达、家庭文化表达、企业文化表达、社区文化表达、区域文化表达等5个方面工作,在区域文化表达方面应着重强化主城表达、区县表达、乡村表达、国内表达、国际表达等5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构建重庆精品文化形象标识的重视和研究,集中力量推出一批能彰显重庆气质的文化形象标识,提升重庆文化的传播效能。

五是坚持“民生为大”发展文化产业。要重视高雅艺术的引领和大众文化的普及,让文化无所不有、无处不有、随处可及、随处可感,老百姓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文化,沉浸在文化的海洋之中,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文化感受;要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推动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富民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中不断实现。

六是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队伍。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文化产业对集团的战略意义,把“数字强企、文化兴企”作为集团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实现内容创作、创意设计等文化领域人才的精准招引;要建立健全“通识化教育、专业化培养、多元化提升、规范化上岗”为一体的培养体系,培养兼具文化内涵、数字素质、管理水平、经营水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完善以价值贡献为导向的高层次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