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产业智库 > 正文

重庆大足:“红廉”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4-08-08 10:28:42
来源: 重庆日报
字号: [小] [大] 【分享正文】

“学菊的高洁,坚毅不拔、傲骨铮铮,永远守住底线;学菖蒲的淡泊,自觉自律、三省吾身,绷紧党纪国法之弦……”日前,一场围绕“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清廉文化润乡村活动在大足区玉龙镇玉龙村举行。村民积极参与活动,现场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氛。

玉龙镇有较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大足县志》记载,1950年初,璧山军分区警卫连通讯排44名战士,由永川三教镇进驻大足玉龙乡征粮剿匪,遭到2000余土匪围攻。解放军战士英勇抗击,其中8人宁死不当俘虏,跳进熊熊燃烧的高炉壮烈牺牲。玉龙镇纪委充分利用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建成168平方米的浮雕墙。同时,编印“八勇士跳高炉”红色故事,邀请抗美援朝老兵进村居、进社区、进居民小组讲解,为清廉村居建设注入精神力量。

玉龙村位于玉龙镇西侧。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清廉村居”建设要求,推行“1236”工作举措,即突出“建设清廉村居、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用好中药材产业基地、市级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示范点“青村茶舍”两个平台,施行“党建统领基层智治、清廉入户、乡村治理”三项工程,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以“廉洁”助推产业带动致富的发展新路。

为规范村(社区)干部权力运行,玉龙镇纪委充分利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和“千眼”监督系统,督促玉龙村建立干部履职“两张清单”,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完善并严格执行村民议事等相关制度机制30余项,有力助推玉龙村迈向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截至目前,玉龙村共建成产业大道20公里,产业步道8.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壁挂灯320盏;发展中药材种植3400余亩,铺设智能灌溉设备管道10000余米,建成中药材粗加工厂6000平方米,年加工药材干货500余吨,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二百二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