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产业智库 > 正文

企业案例 | 思看科技文化数字化实践:三大方向16个案例剖析

发布时间: 2024-08-29 10:35:24
来源: 思看科技
字号: [小] [大] 【分享正文】

一、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三维数字化

1.遵义会议纪念馆

思看科技团队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80件三维文物、1100件平面文物及大量数字档案创建了详尽的数字化档案。无论是微小的私人印章,还是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桌,皆通过KSCAN系列激光三维扫描仪和iReal系列彩色三维扫描仪精准复刻,每一处纹理、每一线刻痕都被准确捕捉,确保了历史的真实传递。

3
4

KSCAN系列复合三维扫描仪精度最高可达0.020mm,最高分辨率可达0.010mm,结合内置摄影测量系统,标配五种工作模式,有效地应对了从大型如“替红军送消息”门板的国家一级文物到小型印章的扫描需求,确保了扫描工作的高效与精确。

5

这些数字化成果不仅为文物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还通过与3D打印、VR、AR等前沿科技的整合,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的展览体验。

5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气势恢宏,是中国第一个皇家营造的石窟,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6

针对云冈石窟的保护困境,思看科技利用TrackScan系列三维激光扫描仪,凭借其无需贴点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实现了对石窟造像的整体结构进行毫米级精度的扫描,1:1真实再现了千年佛像的每一处微妙细节。此外iReal彩色三维扫描仪的加入,则实现了对佛像表面色彩的完美捕捉。那些历经沧桑却依然绚丽的壁画与彩塑,通过数字化技术再次鲜活起来。

7

3.飞来峰石窟

杭州飞来峰摩崖石刻是我国江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造像群,有着极高的观赏与保护价值。飞来峰造像群依山而建的复杂形制,为数字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思看科技自主研发的TrackScan系列跟踪式三维扫描仪,采用航空航天级碳纤维材质,坚固耐用,环境适应性强;凭借着0.025mm的工业级超高精度,助力研究人员在5m范围内,解读出头发丝五分之一大小的文物细节,进行数据入库。

8

三维扫描技术充分运用在飞来峰石窟保护工程中,为后续的文物档案存储、数据处理、虚拟展示、智能研究、网络传播、文物的环境监测、演变模型推理和预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基础。

9

4.杭州西溪湿地古建筑

在杭州西溪湿地的秀美风光里,一栋承载着明清韵味的古建筑静静地诉说着过往。思看科技三维数字化团队在这里运用TrackScan-P系列跟踪式三维扫描系统,细腻地捕捉建筑内部精致木雕与石刻的每一个角落,1:1地复现了古建筑的风采,全程采用非接触式测量,确保了文物的完好无损。

10

这一数字化项目不仅是对古建筑的一次高科技“备份”,更为未来可能遇到的自然老化或意外损伤提供了一套精准的修复蓝图。

11

5.梧林古建筑

梧林古建筑三维数字化项目通过逆向扫描与正向建模相结合,制作梧林古村落的标志性建筑“枪楼”(修养楼)的数字模型,用于古建筑的线上数字化展示与文化衍生品开发,从而助力闽南文化、侨乡文化的传承。

12

该项目的工作流程为实地考察-建筑局部扫描-数据处理(正向+逆向)-3D打印。其中,枪楼主体的部分,设计师通过照片正向建模,重要的建筑局部使用三维扫描,扫描的部分包括楼体上比较有特点的装饰雕花、窗沿、立柱、以及一些自然破损痕迹。

13

因为在这些地方,照片正向建模无法准确还原细节,但三维扫描可以1:1精准获取每一处数据,成功复原历史建筑的每一处角落。最后再将正向建模与三维逆向扫描的结果进行拼合,即可得到完整的枪楼三维模型。

14
三维扫描得到的雕花、窗沿、立柱数据模
15
三维扫描得到的雕花、窗沿、立柱数据模

6.上海美琪大戏院

上海美琪大戏院,作为近现代建筑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价值。思看科技采用KSCAN-Magic激光3D扫描仪,对剧院内外部结构进行全面扫描,无论是精美的雕花装饰,还是具有时代印记的内部陈设,均被以1:1的比例真实还原。

6

这一数字化工程不仅为建筑的维护与修复提供了精确数据,更通过数字模型的建立,让公众得以在虚拟空间中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感受建筑之美,体验文化的传承。

1

7.加拿大军官广场围栏

加拿大军官广场围栏历经风雨,遭受了多次损坏,思看科技携三维扫描仪对其进行了项目修缮。

2

思看科技借助KSCAN-Magic 3D扫描仪,对军官广场围栏的修复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三维数据获取,从多个角度、不同距离进行扫描,确保了数据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整个扫描过程流畅而高效,无论是细微的纹理还是复杂的结构,都被一一捕捉,并实时生成精确的三维点云数据,为军官广场围栏后续修复重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3
三维扫描围栏

二、考古三维数字化

1. 云南禄丰恐龙考古

早前,思看科技曾深度参与了恐龙化石的数字化采集与修复工作,利用自主研发的TrackScan系列三维扫描仪,无需贴点,以每秒260万次的扫描速率,实现对恐龙化石的全面扫描。扫描精度最高可达0.025mm,即使面对自然风化的复杂纹理,亦能准确捕捉,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4

采集的海量数据随后被导入专业三维软件中,经过细致处理与三维重建,一个个沉睡亿年的恐龙骨架以3D模型的形式“复活”。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推进了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也为化石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损伤的部分得以精准复原。

6

2.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

学堂梁子遗址“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思看科技通过3D扫描技术,助力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文化遗产数字化团队及其他科研机构专业人员,完成“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数字化采集、分析与处理,为精细化还原头骨化石、制作高精度三维模型、开展头骨深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7
“郧县人” 3号头骨出土形态

数字化团队通过拍摄20多万张高清晰度照片,结合思看科技3D手持激光扫描仪KSCAN先后进行了多次高精度数据采集和20多次三维建模,全面获取“郧县人”3号头骨的形态特征及其共生的文化遗迹所富含的珍贵科学信息。

3. 三星堆考古

思看科技3D扫描技术在三星堆考古挖掘、文物修复工作中也充当了重要角色,3D数字化复原历史场景,助力文物修复与保护。

9

博物馆中熠熠生辉的文物,出土时覆盖了三千年时光的痕迹,通常还以“散装文物”的形态出现在考古人员的眼前。对于此类“散装文物”,思看科技运用计量级激光3D扫描仪,精准获取文物碎块完整的三维数据,再通过3D虚拟拼接技术进行模拟还原,揭秘历史真相,让破碎的文物得以重生。

10

此外思看科技联合北京浩宇三维参与了对3号神树的虚拟修复工作。工作人员使用了思看科技的手持式3D扫描仪,对神树69件分支分段进行逐一的数据采集工作。

在三维软件中生成模型,将每个分段的枝节1:1复制出来,真实还原神树各分支的状态。之后将参考三星堆文物同时期的类似器型,对三维模型进行虚拟拼接。

三、历史工艺品三维数字化

1.西昌喜德漆器

思看科技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参与到阿里巴巴公益发起的“守护远方的美好”数字藏品项目中,与阿里公益团队一同走进彝族漆器之乡——西昌喜德县,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完成众多精美漆器的三维数据采集与高精度、高清彩色三维模型制作。

11
高足盘三维数据采集

思看科技借助激光三维扫描仪KSCAN-Magic完成漆器的三维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三维模型数据导入到小熊猫智能贴图软件,自动生成高精度、高清彩色三维模型,精准还原漆器表面复杂的细节纹路和绚丽的色彩,辅助后续数字化藏品制作。

在KSCAN-Magic精细扫描模式下,7束平行蓝色激光线,最高分辨率可达0.010mm,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到器具表面丰富的细节和纹理特征,更清晰地呈现漆面光滑度、轮廓度和曲率变化,保证后续三维模型更真实、更细腻的质感。

12

借助思看科技三维数字化解决方案,高效完成了彝族漆器数据采集和高精度、高清彩色三维模型制作工作,全程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漆器模型的质量和还原度,为后续文化数字藏品展示提供了基础。

2.唐三彩雕塑

唐三彩的三维模型保存和展示用二维图片的展示方法效果不佳,传统复杂繁琐的三维建模过程成本太高,效果也不理想。由于唐三彩表面曲面复杂,细节繁多,很难获得准确良好的三维模型数据,加上后期添加纹理和色彩的工作,要完成一个产品的三维展示图耗时相当长。而思看科技手持式三维扫描仪HSCAN系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大大缩短建模时间,同时可以获取精确的模型三维数据。

思看科技首先通过单反相机获得高清、光线较为统一的各个角度的唐三彩照片;其次通过HSCAN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得唐三彩的整体三维数据,大大削减了从实物到建模所需的时间。

13

之后将获得的三维数据和单反拍摄的高清照片导入电脑,通过专业的三维软件进行纹理的添加,最后生成克隆版3D彩色模型。

14

3.《陆人捷的山海经世界》陶瓷沙盘

《陆人捷的山海经世界》是完整的全系列山海经陶瓷沙盘,但泥塑材质不易长久保存,影响作品展出效果。思看科技利用KSCAN-Magic复合式三维扫描仪,对《山海经》的手工泥塑进行3D扫描,生成1:1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助力809个《山海经》系列精美微缩雕塑的展品制作。

15
相外·山海经系列原创造型

 

除此之外,基于809个雕塑模板,通过3D扫描技术,设计师可对手工作品的三维数据进行优化再设计。获得可用于多工艺生产制造(如3D打印、雕刻、CNC等)的三维数据,进而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选择对应的工艺生产不同尺寸的衍生作品,为山海经的IP打造提供了多业务场景的输出支撑。

4.杭州市闲林水库3D沙盘制作

沙盘是文化馆、博物馆比较常见的一种文化展现形式,相比起枯燥的文字和图片,微缩场景直接向观众展示了逼真的场景,加深了记忆。但在传统的印象中,沙盘模型场景制作是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思看科技借助iReal在杭州市闲林水库3D沙盘项目中大显身手,极大地缩短了整个水文化沙盘的项目工程时间,逼真地呈现出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历史场景。

16

5.湖南常德桃源艺术博物馆桃源根雕

桃源根雕是湖南常德桃源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由70多位技艺高超的桃源工匠雕琢而成,‌是桃源工集古代宫廷雕刻技艺与桃源源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民间手工艺。

17

应湖南常德桃源艺术博物馆之邀,思看科技对其有着1300多年根龄的镇馆之宝,进行了三维数字化,再通过3D打印制作衍生周边,让匠心工艺得到更广泛传播。

18
邂逅桃花源记,数字根雕再现千年桃源雕艺

6.太极拳3D人像个性化定制

思看科技代理商沪敖3D在上海参与了一场太极拳文化结合科技的传承活动,并利用3D扫描和全彩3D打印技术为新评选出的十位太极大师量身定制了3D真人像纪念奖杯。

首先,使用iReal对人体快速扫描,不到4分钟就完成全身三维数据的获取。

19

随后将扫描数据导入三维设计软件进行雕刻、优化。

20

最后,把修整好的3D模型传送到彩色3D打印机,打印出1:10的彩色真人像奖杯。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