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投新征程|弦月共鸣 诗韵中秋 85号创意公馆圆满举办诗歌音乐雅集
中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团圆、感恩、文化传承、社会和谐和哲学思考于一体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相思团圆的重要时间节点,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寄托的重要载体。中秋节前夕,85号创意公馆策划并举办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弦月共鸣· 诗韵中秋”文化雅集,邀请重庆大学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黄晟,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承人、著名古琴家、书画家兰滇军,独立音乐制作人、民族管乐传承者安与,歌者、诗人湛蓝等艺术家联合演绎。现场的来宾们在这座百年建筑里体会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文人风雅,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秋佳节。
雅集在一缕香韵中缓缓开启,一瞬间令现场来宾们仿佛置身古代。随着琴音响起,兰滇军老师缓缓出场,一首《玉树临风》曲意洒脱而深远,一鼓三叹之余,恍有清风从玉树中来。随后,黄晟老师带来饱含深情的诗歌朗诵《赤壁赋》,古琴与诗歌交相辉映,意境悠远。
中式美学的场景搭配老师们精湛的表演,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手碟和洞箫的融合,让我们感受到华夏礼乐的深厚魅力。诗配乐,乐和诗,仿佛唤起灵魂的力量,在这个百年建筑的夜晚静静感受文化带来的震撼。黄晟老师三首巴渝古诗《峨眉山月歌》、《夜雨寄北》、《早发白帝城》的朗诵吟唱,将此次雅集引入高潮。巴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历代文人墨客不计其数的华美诗篇,将重庆的山、水、城廓诗意地勾画轮廓,散发出迷人的文化气韵。黄晟老师的朗诵表演诠释了巴渝文化的魅力,在现场来宾的心间留下深刻的烙印。
当音乐回归书房,回归文人的情怀,一首《水调歌头》将传统文化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古琴、洞箫、诗歌、吟唱相融合,带来一场文化的极致享受。在互动环节,现场观众纷纷举手参与。有的分享自己对中秋诗歌的心得感悟,有的即兴吟唱一首《水调歌头》......大家纷纷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分享自己的收获与喜悦,并表示希望这样的文化活动越多越好。
重庆文投集团85号创意公馆作为“重庆文化会客厅”的重要载体,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和巴渝文化,策划更多高质量文化活动,丰富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推动传播重庆文化为核心、走向国际,结合文态、业态、形态、生态的“四态”相融合的理念,打造以巴渝文化为魂、非遗技艺为体、重庆文创为形的重庆母城文化新名片。绘制“重庆文化大地图”,讲好“重庆故事”,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庆篇章”,让更多宾客在这座百年建筑里触摸历史,品味生活,阅读重庆,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