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微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文投新征程|重庆大剧院15周年庆演出季即将推出大型红色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

发布时间: 2024-10-09 21:27:17
来源: 重庆大剧院
字号: [小] [大] 【分享正文】
15

燃点与泪点交织 舞台美学气质独特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用艺术的手段展示了多个革命与战争场景,燃点不断。从北伐革命到南昌起义,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举凡广州起义、南昌起义、4.12事变、井冈山反围剿、万里长征、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以及三大战役、湖南和平解放等,这些事件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

16

第二幕尾声,由王劲松饰演的共产党员瞿恩英勇就义,象征革命英雄鲜血的红色光芒浸染了舞台,面对此情此景,不少观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剧中有不少直戳泪点的片段,比如瞿恩的妻子与寄养在杨家的儿子费明见面,虽然台词只有寥寥数句,却字字动情;还有杨立青与昔日老班长范希亮重聚冰释前嫌,杨立青在延安与瞿霞重逢等场景都令人动容。

回归话剧舞台 用实力演绎恢宏巨制

重返话剧舞台,王劲松直言:“没有什么不习惯的。电视剧也好话剧也好,在表演上是不能区分开的。这两种艺术根源相同,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能演好电视剧,就也可以演好话剧。话剧和电视剧之所以会给人不同的观感,归根结底是二者的结构不一样。电视这种传播形式,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是间接的,观众作为收看者,和表演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但话剧最大魅力恰恰在于缩短了这种距离,剧场在其中作为一种载体,给了演员和观众更直接的沟通维度。”

17

当经典作品以新的形式再次上演,《人间正道是沧桑》背负着巨大的流量与期待,有人说这是“复刻经典”,有人说这是“老剧翻新”,而对于王劲松而言,他并不认为要一味地追求剧目的新鲜感。

18

“一部作品如果非要追求新鲜感,那么它就不能称之为经典,经典是回过头看,无人可超越的。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优秀是毫无疑问的,对于一个演员,至少对于我来说,这部剧的高度一直在我心里,它是不可复制的。不可否认的是,即将走进剧场的观众一定带着这样或那样的期待,这种期待对于我们话剧演员来说压力很大,但是我们最起码要达到一个标准,不给这部剧抹黑。真正要说这部剧能走到哪,等观众们看完之后,他们会有准确的评判。”“瞿恩是一个圣洁的角色。他有别于我们在众多文艺作品中看到的共产党形象,他不是在前线冲锋陷阵的人,而是一个文人,但也正是他把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给芸芸众生。”在王劲松看来,这种共产主义的光环是属于瞿恩的“人间正道”。

19

在剧中,王劲松饰演的瞿恩对于一众年轻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剧外,王劲松也毫不吝啬对于剧组青年演员们的赞赏。“从看到他们、和他们对戏,我再次感觉这些青年话剧演员的素质和奉献都非常亮眼,但因为他们常年沉浸在剧院里,所以没有很高的曝光度。我想他们如果走到影视前线,一定会被更多地关注。我希望这样一批年轻人能有机会走到更大的舞台。”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