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党的文艺工作历史经验 创新做好后疫情时期剧院运营工作 重庆文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涛讲专题党课
2021-08-13
8月13日上午,集团党史学习教育暨“党课开讲啦”活动第9堂专题党课正式开讲,重庆文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袁涛以“深刻认识党的文艺工作历史经验,创新做好后疫情时期剧院运营工作”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本部全体干部、子公司经营班子成员、集团派驻控股子公司负责同志参会。袁涛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离不开文化事业的发展,而文艺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袁涛说,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百年文艺史中总结宝贵经验,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做好后疫情时期的剧院运营工作,为集团文化演艺产业链建设贡献力量。随后,她从“文艺事业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推进”、“从党的百年文艺史中总结宝贵经验”、“创新做好后疫情时期的剧院运营工作”等三个方面作了现场交流。袁涛分享了学党史的心得体会。她说,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文艺事业紧紧围绕党的革命建设纲领发展和演进。党根据各个时期不同的历史任务,对文艺方针进行调整、纠正、创新、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为了传播理论、动员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体现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注重尊重规律、积极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表现为守正创新、蓬勃发展。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在不断推动历史进步中实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飞跃和巨大进步,我们形成一个根本认识,即“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总结出一条基本经验,即“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袁涛谈到,新冠疫情对文化产业尤其是演出行业带来严重冲击,目前已进入“后疫情时期”。集团所属的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重庆大剧院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调研市场,认真分析形势,抓住后疫情时期的新机会,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来做好剧院运营工作。她分析新情况后认为,重庆大剧院涉外演出暂停,特别是票价较高、上座率较高、营业收入较高的古典交响乐音乐会、古典芭蕾舞等暂停后对剧院营业收入等指标影响较大,同时,国内精品演出太少,剧院演出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疫情期间,民族特色明星效应演出内容受到市场欢迎,艺术教育培训展示比赛场次大幅度上升,这些都是市场释放的利好信息。她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剧院从业者要不忘初心、坚守阵地,二是要支持民族特色艺术表演形式走进剧院,三是要尝试大院线下的“小院线”“小联盟”“小合作”,四是要高度重视艺术形式的转换,五是要筛选储备投资类文化演艺项目。